放眼望去,
橋樑的盡頭是一另一座島嶼,
島嶼的盡頭是另一座橋樑,
這座由橋樑連接,
散落在波羅的海濱的城市,
就是北方的威尼斯,
瑞典的斯德哥爾摩
十一世紀時,
居住在今天斯堪地那維亞南部的維京人,
組織成立了瑞典王國,
他們與臨近的國家貿易,
他們到達今天的東歐,
建立了基輔羅斯,
統治斯拉夫人(參考2014西伯利亞鐵路行,
俄羅斯歷史篇).
十二世紀時, 重海上貿易的瑞典人,
遇到了同樣也是海上貿易強大的漢薩同盟(參考2015冬東歐行, 漢薩同盟篇), 漢薩同盟是一個以貿易軍事為基礎的城邦同盟,
這時的瑞典人, 極需要與其他國家的幫助同盟,
對抗漢薩同盟, 於是在1397年, 瑞典加入了丹麥(及丹麥統治下的挪威),
的”卡爾馬同盟”
在卡爾馬同盟下,
同盟的領袖由各國國王輪流擔人,
對於瑞典王國來說,
除了外交與軍事外的事務仍舊自治,
這時的斯德哥爾摩,
成為瑞典王國的首都,
許多的瑞典貴族,
都在這裡定居, 然而在卡爾馬同盟時期的瑞典,
貴族總是不斷的爭取更多的權力,
丹麥與瑞典的權力爭奪不斷的發生
西元1520年, 在卡爾馬同盟成立一百多年後,
部份瑞典的貴族決定不再需要這個同盟,
希望能從同盟獨立,
然而另一部份的貴族仍願意留在同盟中,
意見的矛盾使得贊成獨立派的貴族將贊成留在同盟派的人士軟禁,
斯德哥爾摩的政治大亂,
當時同盟的領袖,
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二世不願意看到瑞典脫離同盟,
於是丹麥國王出兵斯德哥爾摩,
鎮壓當地人士, 處死了近百人, 稱為血洗斯德哥爾摩事件,
今天的舊城區裡立了這樣的石碑,
紀念這件令人悲傷的歷史事件
丹麥國王的鎮壓,
促成了獨立派勢力的聚集,
獨立派勢力以古斯塔夫·瓦薩(Gustav
Vasa), 古斯塔夫帶領著瑞典人與丹麥人作戰,
最終終於在1523年的6月6日攻下了斯德哥爾摩,
趕走了丹麥人, 這一天也成為瑞典的國慶日
一百年後,
王位傳到了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
他就是瑞典之所以稱霸北歐的原因,
古斯塔夫二世在位的期間,
十六世紀的中歐,
由許多的城邦國家組成鬆散的神聖羅馬帝國,
於是, 他發動了三十年,
對抗日漸衰弱的神聖羅馬帝國,
將瑞典的國土推進中歐,
取得了波羅的海南岸的港口,
雖然最終戰死沙場,
他是唯一一位被瑞典人稱為大帝的國王,
(在斯德哥爾摩,
阿道夫大帝的銅像,
立在斯德哥爾摩以他為名的廣場上)
(阿道夫大帝也在當時瑞典統治下的愛沙尼亞塔圖,
成立的塔圖大學)
(阿道夫大帝被稱為北方雄獅,
在今天的拉托維亞首都里加,
仍有紀念他的的瑞典門)
自從阿道夫大帝戰勝三十年戰爭,
周邊的國家包括丹麥與波蘭就急需尋找能夠打敗瑞典的機會,
進入了羅曼諾夫王朝的俄羅斯,
四處擴張, 需要一個出海口(2014西伯利亞鐵路行,
俄羅斯歷史篇),
丹麥, 波蘭, 與俄羅斯帝國結盟,
開始與瑞典爭戰,
這場戰爭稱為大北方戰爭
大北方戰爭時的瑞典國王,
是卡爾十二世, 戰爭初期, 卡爾十二世節節勝利,
將軍隊推進到俄羅斯境內,
然而輕敵的他, 因為補給線過長,
最終戰敗俄羅斯,
他逃到當時與俄羅斯為敵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求援,
然而當俄羅斯帝國的彼得大帝與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簽定和平條約後,
俄羅斯帝國對瑞典發動總攻擊,
最後卡爾十二世戰敗大北方戰爭,
被迫割讓波羅的海東側和南側的領土,
包括今天的波羅的海三小國,
彼得大帝取得了出海口,
在北方的波羅的海濱,
建立了聖彼得堡,
開始了俄羅斯稱霸歐洲的歷史
(在斯德哥爾摩,
卡爾十二世的銅像)
卡爾十二世之後,
瑞典連年與外國爭戰,
尤其是對俄羅斯的戰爭,
連戰連敗,於是瑞典人組成國會,
開始逐漸限制國王的權力,
這時的歐洲, 開始了軍主立憲的風潮,
從法國開始, 許多國王的權力都被國會限制,
然而, 部份的法國國王嘗試透過政變取回權力,
這是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即位時的歐洲,
古斯塔夫三世彷效其他的歐洲國家,
發動政變, 從國會手中取回權力,
開始了所謂的開明專制的時代,
在古斯塔夫三世的統治下,
國家的文化和經濟快速發戰,
選舉諾貝爾獎的瑞典皇家學院,
就是在他在位時成立的
然而,
古斯塔夫三世爭議性的開明專制,
也引來了殺生之禍,
1792年, 他在一場戲劇上被暗殺身亡
(開明專制的古斯塔夫三世的銅像,
仍立在斯德哥爾摩的舊城區)
之後的瑞典,
在與俄羅斯的戰爭中失去了芬蘭,
卻又與丹麥的戰爭中取得了挪威,
進入了二十世紀後,
瑞典的國會取得了絕對的權力,
國會裡由社會民主黨取得了大部份席次,
瑞典成了一個社會主義福利國家,
今天的瑞典, 國王與許多其他的國家一樣,
是一個虛位的元首,
在斯德哥爾摩舊城區的皇宮外,
似乎仍看見到當年的輝煌歷史,
這段歷史, 也讓斯德哥爾摩,
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的世界文化遺產
(斯德哥爾摩舊城區的皇宮)
No comments :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