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30, 2020

2017夏愛爾蘭之旅 尋根愛爾蘭: 愛爾蘭民族大遷移


在今天北美東部的大城市, 包括紐約, 波士頓, 多倫多, 甚至是新英格蘭地區的大小城市(緬因州, 麻州, 佛蒙特州, 新罕布夏州, 羅德島州, 與康乃迪克州), 處處可見愛爾蘭相關的文化(聖派翠克遊行, 愛爾蘭食物與啤酒), 如果你居住在這些地區, 你的朋友可能大部分都有愛爾蘭人的血統, 是什麼的原因造成大量愛爾蘭裔的居民在這裡定居呢?

前面的文章提到, 十八世紀, 在愛爾蘭的愛爾蘭人大都是貧窮的佃農, 大部份的土地都由來自英國的貴族管理, 社會底層的愛爾蘭人於是一輩子都無法翻身, 這個時代的愛爾蘭又因為英國的大量移民, 造成人口呈倍數增加, 為了有足夠的農產, 大部份的愛爾蘭佃農, 都以種植馬玲薯為生

馬玲薯原產於南美洲, 生物的多樣性使得不同種的馬玲薯互相交配, 抵擋病蟲害, 然而, 引入愛爾蘭及歐洲的馬玲薯只有一種, 不斷種內交配的結果, 造成這些愛爾蘭的馬玲薯無法抵抗病蟲害, 十九世紀中期開始, 感染的病毒意外的被引進愛爾蘭, 造成連十五年的作物欠收, 可是, 愛爾蘭的貴族仍執意將不足的作物出口國外, 導致這些身為佃農, 中下階級的愛爾蘭人沒有食物, 超過一百萬人被餓死, 在今天的都柏林, 保有愛爾蘭大飢荒的紀念碑








(都柏林紀念碑)

不願死守家園的愛爾蘭佃農, 決定放手一搏, 離開家園, 於是一個接著一個, 數以百萬計的愛爾蘭人渡過大西洋, 來到北美洲, 在這裡生根, 北美洲東岸的大城市像是紐約與波士頓, 因為距離愛爾蘭近, 又與愛爾蘭同屬英國的殖民地, 就成為愛爾蘭移民的首選, 在今天的波士頓, 就可以見到紀念這場飢荒造成的移民所建立的紀念碑,


愛爾蘭人信仰天主教, 天主教注重家庭的觀念也深植在這些愛爾蘭裔人當中, 所以在愛爾蘭裔佔大多數的城市裡, 你一定可以見到許多的天主教堂, 愛爾蘭裔人每個星期日上教堂參加彌撒, 群聚並永遠不忘記自己祖先的來源, 如果你曾經居住過波士頓, 或是任何一個新英格蘭的城市, 你一定會發現這些城市與北美其他地方很不一樣, 它有著濃濃的愛爾蘭文化風



(波士頓的建築具有濃濃的愛爾蘭文化風)

我曾經居住和工作在波士頓五年, 我在美國居住的時間都住在美國東岸北部的城市, 因此, 我的白人的工作夥伴或是朋友, 十個人裡有八個都有愛爾蘭裔的血統, 而且他們都記得自己的愛爾蘭血統, 有的仍然每星期去教堂參加活動, 雖然每個人都已經在美國生根了超過四五代以上,

這篇文章的最後, 要提到一個愛爾蘭移民故事的電影, 2015年上映的Brooklyn, 講述一個愛爾蘭裔移民女孩在美國定居的愛情故事, 電影裡很清楚的描寫了愛爾蘭裔, 保守重家庭的文化, 從愛爾蘭認識美國, 或是從美國認識愛爾蘭, 都是用很不同的角度, 看這兩個國家



(BrooklynTrailer)




Read more »

2017夏愛爾蘭之旅 愛恨交織的英愛關係

愛爾蘭與英格蘭的愛恨情愁, 開始於中世紀的宗教差異與社會經濟地位上的衝突, 走入南北愛爾蘭, 一起來瞭解這些衝突留下的足跡

西元1534, 英王亨利八世為了與王后離婚, 宣布脫離羅馬天主教, 成立以英王為首的英國國國教派(Anglican or 聖公會Episcopal Church), 他將教會的財產國有化, 在愛爾蘭島上的天主教會財產也被充公, 愛爾蘭人與英國人開始有宗教上的不同(愛爾蘭, 舊教, 天主教; 英國, 新教, 英國國教)

為了加強對愛爾蘭的統治, 十六世紀後期開始的英國國王, 推行將英格蘭與蘇格蘭人, 移民愛爾蘭計畫, 目的是將愛爾蘭形成一個以英國人為多數的國家, 然而, 愛爾蘭人貧窮, 又是歐洲最落後的地區之一, 這些移居愛爾蘭的英國人, 在這裡興建許多的殖民莊園(Plantation), 在莊園裡雇用愛爾蘭人為佃農, 這種殖民式的移民政策, 不但無法達到種族融合的目的, 反而造成英格蘭貴族與愛爾蘭佃農的對立



(在愛爾蘭的莊園分布)

當時的西班牙, 是舊教的天主教國家, 西班牙國王為了消弱英國的國力, 支持愛爾蘭人起義對抗英國, 於是十六世記的愛爾蘭, 不斷發生農民階級的起義和政府的戰爭, 直到十七世紀, 英國女王伊利莎白開始對距英國較近的北愛爾蘭的城市進行更大規模的移民, 並正式將愛爾蘭納入英國國土的一部份, 徹底佔領愛爾蘭, 但這也造成了之後北愛爾蘭的族群改變, 使北愛爾蘭逐漸成為一個以大量英國移民為主的地區, 間接造成了之後與南愛爾蘭的衝突

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之後, 英國的國力蒸蒸日上, 大英帝國成為全世界上領土最廣的國家, 這個日不落國的建築風格, 也直接影響了英國以及其海外的殖民地, 這個時代經歷了四個以喬治為名的國王(喬治一, , , 與四世), 這個時代的英國建築風格, 稱為喬治式建築(Georgian). 喬治式建築的特色, 就是擁有一扇六個嵌板的小門, 門旁通常是許多的圓柱, 窗戶小, 每一個窗戶被分成六格的窗框:

因為美國是當時英國的殖民地, 在今天的美國許多地方, 仍可建到喬治式建築



(波士頓的英國國教派教堂)



(波士頓的舊的State Hall)



(費城的獨立宮)

在今天的愛爾蘭, 仍然可以見到許多興建於十八世紀的喬治式建築.




(海關大樓也是喬治式建築)

每個喬治式的建築的背後, 其實都有一段故事, 為了不讓十六世紀愛爾蘭人起義的故事重演, 因為大部份的愛爾蘭人都是舊教, 天主教徒, 於是, 在十七, 十八世紀的愛爾蘭, 英國實行歧視天主教的政策, 不允許天主教徒, 或是天主教會, 擁有任何的房地產, 所以, 都柏林的這些喬治式建築, 其實大都是當時英國移民後代, 英國國教派教徒的財產, 天主教會只被允許在房子的角落舉行儀式, 這些英國移民後代, 大都居住在都柏林市區的北部, 因此, 在今天北都柏林的Heriatta Street, 可以見到這些典型的喬治式建築(它們當時可都是貴族的房產)













(Heriatta St. 的建築)

Read more »

2017夏愛爾蘭之旅 前言

我居住在美國, 在美國, 愛爾蘭是主要的族裔, 尤其是在東岸的大城市, 愛爾蘭人更是第一大族裔, 他們有著強烈的民族認同, 有著自己特色的建築文化歷史, 我有許多的朋友都是愛爾蘭裔的美國人, 這讓我很想看看到底真正的愛爾蘭, 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愛爾蘭離美國東岸很近, 趁著Memorial Day的長周末, 我就飛到愛爾蘭, 拜訪這個國家

Read more »

Wednesday, April 29, 2020

2019春緬甸之旅 仰光漫步, 尋找英國與緬甸


仰光, 這個曾是緬甸的首都,其實有著比其他城市都要年輕的歷史, 因為曾是英屬緬甸的總督府, 仰光有著比其他城市又更多的殖民遺跡, 仰光漫步, 讓我們一起尋找英屬的緬甸




因為鄰近中國, 仰光是有著非常大的中國城區域, 這裡的中國人很大一部分是在1949年前國民政府移民的後裔, 另外一部分則是新僑, 從現在的中國移民而來, 相同的是, 他們的祖先大都是從鄰近中國的雲南而來, 在今天的中國城裡, 就有著當地雲南人所興建的寺廟




在食物方面, 這邊也很容易可以發現許多中式的雲南食物, 更多的是當地的水果, 總之中國城的仰光, 根據我的緬甸同事告訴我, 是一個可以發現很多道地食物的地方(不過記得要在中午前抵達, 這跟食物保存與衛生有很大的關係)






因為曾經被英國殖民, 仰光也留下許多英國式的建築, 不管是郵局, 政府的辦公大樓, 或是火車站




提到火車, 就不得不提到緬甸有一條屬於他們自己的捷運”, 在英國殖民的時代, 英國人做了完整的都市計劃, 興建了一條環狀的鐵路線, 繞行仰光, 來到仰光, 搭這條仰光的捷運是不可不做的事情之一喔







搭著環狀線, 真的感覺很像走到時光隧道裡, 這是最容易觀察到當地人們生活的方式了








然後我拜訪了我的同事Nang的姊姊, Chin, 我們一起在她家分享了緬甸的美食, 魚湯, 還有很多我不知道名字的食物





整個仰光圍繞著的就是這座仰光大金塔, 仰光金塔位在是市中心, 虔誠的你我, 和仰光的居民每天的不可或缺, 就是來到仰光大金塔拜佛, 緬甸人不流行用香拜佛, 他們使用水, 用水浴佛, 或是敲擊大鐘,





就用水浴佛, 在鐘聲中替這次的仰光漫步畫下句點吧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