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旅行的最後一站, 我來到了這個從戰亂中重生的賴比瑞亞
大部份的西非國家, 都曾經歷由英國或法國統治殖民的時期, 賴比瑞亞不同於西非其他的殖民國家, 並未經歷這段時期. 反而與美國的歷史習習相關.
大航海時代時, 葡萄牙, 英國, 及荷蘭人紛紛來到這裡, 建立了根據地, 他們發現, 熱帶氣候的賴比瑞亞, 盛產香料中的胡椒, 因此, 他們把這裡稱為胡椒海岸 (Grain coast). 他們也在這裡進行奴隸的交易
十六世紀歐洲人來到了西非進行奴隸交易(Slavery), 他們用槍砲及先進物品來這裡換取黑人奴隸, 經由海運將他們運到美洲, 販賣給美洲的地主採收農作, 再將農產品賣回歐洲 (參考2015冬西非之旅 傷痛黑奴的過去)
許多的黑奴被販賣到美國, 在1776年美國獨立後, 繼續成為美國白人的奴隸(參考2016冬西非之旅: 尋根之旅), 然而美國獨立後, 部份北方的州通過法律禁止蓄奴, 稱為自由州. 南方的州則因為大量的棉花生產工業興起, 需要大量的人力, 允許合法的蓄奴, 稱為蓄奴州, 自由州的黑人即使獲得了自由, 在社會上仍是被受歧視的二等公民, 一部份的自由黑人發起廢奴運動, 另一部份的自由黑人則期望回到非洲的家鄉, 在非洲成立一個以黑人為主的國家, 在這個國家裡他們將不被受到岐視
(自由州與蓄奴州在美國獨立之後的分布圖)
1821年, 美國總統門羅利用海軍強行佔領今天賴比瑞亞西岸的一塊濱海的土地,許多的美國黑人, 有著建立美國黑人為主的非洲國家的思想, 他們開始移居賴比瑞亞, 這塊濱海的區域, 便以門羅為名, 命名為Monrovia (就是今天賴比瑞亞的首都). 當時美國的領土只限於東部的十三洲, 因此從自由州移居賴比瑞亞的黑人, 便依美國的州名, 命名賴比瑞亞的不同區域.
Joseph Jenkins Roberts(J. J. Roberts)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J. J. Roberts出生於美國的維吉尼亞洲, 1829年, 他與父母一起移居賴比瑞亞, 1847年, 賴比瑞亞正式獨立, 這些從美國移居非洲的黑人,
成為統治賴比瑞亞的精英階層, 因此, 與其他的西非國家由本地黑人建立國家非常不同,
賴比瑞亞是一個由美國黑人建立的國家, 也正因如此, 從建國開始, 賴比瑞亞與美國的歷史非常的相關
然而, 本地黑人與美國黑人在文化上非常的不同, 統治賴比瑞亞的官員又都是由佔少數美國黑人擔任, 美國黑人與本地黑人便時常發生衝突
美國黑人統治賴比瑞亞將近一百年, 直到1980年, 總統侍衛長多伊(Samuel Kanyon
Doe)發動政變, 最後他成為第一個本地黑人的統治者
查理泰勒(Charles Taylor)的父親是美國黑人, 在移民回非洲的運動中回到了賴比瑞亞, 年輕時期的查理泰勒在美國取得學士學位, 回到賴比瑞亞後支持本地的黑人統治賴比瑞亞, 因為支持多伊發動政變, 在多伊取得政權後在政府裡擔任採購的工作.
(查理泰勒)
然而, 因為貪污, 查理泰勒被多伊免職, 經過數度逃亡, 查理泰勒來到了賴比瑞亞的鄰國象牙海岸, 在象牙海岸組成了”賴比瑞亞全國愛國陣線”,
1989年12月, 他召集軍隊向賴比瑞亞進軍. 發動了第一次的賴比瑞亞內戰, 在尼可拉斯凱吉的軍火之王(The lord of the war)中, 提到冷戰結束後, 他將大量的前蘇聯軍備販賣給一位在西非國家的領袖, 這裡提到的就是查理泰勒
(軍火之王的Trailer)
一年之內查理泰勒便攻入首都Monrovia, 殺死多伊, 然而這時的國家群龍無首, 除了查理泰勒外, 各地軍閥林立, 各自攻擊, 這場內戰直到1996年才結束, 1997年的總統大選中, 查理泰勒成為賴比瑞亞的總統
他當選總統之後, 大約三分之一的賴比瑞亞仍由非政府軍控制, 於是他不斷的與非政府軍發生戰爭, 並且推動鄰國獅子山的內戰, 以取得獅子山共和國中大量的鑽石, 得以用這些鑽石換取提供內戰的經費(這些鑽石被稱為”血鑽石”)
他強徵兒童充軍, 放縱軍人強暴婦女, 謀殺許多不同政見的異己, 發動內戰, 介入鄰國的戰爭, 因此, 2001年聯合國對於查理泰勒的政府進行經濟制裁, 他也受到西方國家人權組織非常大的壓力,
台灣與卻在查理泰勒統治賴比瑞亞期間, 與賴比瑞亞的關係大幅改善, 1989年查理泰勒上台後, 與台灣建交, 查理泰勒在聯合國多次發言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 台灣也多次金援查理泰勒, 也許是台灣, 與查理泰勒的賴比瑞亞, 同時被世界重要的國家孤立,
同病相連, 才能維持這樣密切的關係吧, 然而, 當年我們所繳交的稅金, 也許很多都被用作支持查理泰勒所犯下的這些暴行, 是國際的現實, 卻是讓人怎樣都無法接受
(2001年, 訪問台灣的查理泰勒, 與當時台灣的陳水扁總統)
1999年, 賴比瑞亞再次發生內戰, 佔據首都Monrovia的查理泰勒, 與各地軍閥混戰, 人民被屠殺, 婦女被性侵害
莱伊曼·古博薇(Leymah Gboe), 一個在查理泰勒軍隊中擔任創傷咨詢的女性, 因為與士兵的接觸, 瞭解到戰爭的可怕, 她站了出來, 組成了賴比瑞亞婦女和平運動組織(Women in Peacebuilding
Network), 她領導賴比瑞亞婦女, 利用祈禱等非武力方式抗爭,
她帶領婦女們與總統查理泰勒會談, 促使總統前往迦納與其他的軍閥會談, 他們在會談會場外靜坐, 最後打破疆局促使和平協議達成
莱伊曼·古博薇領導賴比瑞亞的婦女運動, 堅毅的對抗擁有武力的各地軍閥, 只為了取得國家的和平, 這種非暴力鬥爭方式來維護女性安全以及女性能充分參與和平建立的權利, 使她獲得了2011年的諾貝爾和平獎, 她勇敢的故事, 在2008年被拍成一部名為”Pray the
Devil Back to Hell(祈禱魔鬼回到地獄)”這部紀錄片, 紀錄片獲得了包括翠貝卡影展等多項紀錄片的獎項
(Pray the Devil Back to Hell的預告片)
而查理泰勒引起得內戰, 使西非國家共同體, 聯合國, 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主張, 戰亂解決, 唯有查理泰勒下台, 在國際的強大壓力下, 查理泰勒下台, 流亡奈及利亞, 2006年被逮捕, 引渡回賴比瑞亞, 最後送交聯合國位於荷蘭海牙的國際法庭, 被裁定謀殺、強姦及強迫兒童當兵等11項罪成,被海牙法庭判處入獄50年
艾倫·瑟利夫(Ellen Johnson Sirleaf), 出生於賴比瑞亞, 與莱伊曼·古博薇相同, , 在美國受教育, 主修經濟及會計學的她, 畢業之後很快地受到當時就任第一位賴比瑞亞本地出生的總統William Tolbert政府中擔任財政部長, 然而, 在之後的總統選舉中敗給查理泰勒. 她的經濟方面的專長, 使她以一位非洲的女性, 能夠在世界銀行非洲分部, 及聯合國非洲區域委員會擔任要職, 直到查理泰勒流亡過後, 2005年, 賴比瑞亞舉行內戰後的第一次總統選舉, 艾倫·瑟利夫(Ellen Johnson Sirleaf)勝選, 成為非洲國家的第一位女性領導人
艾倫·瑟利夫擔任總統後, 修補百廢待舉的賴比瑞亞, 利用她在聯合國非洲區域委員會處理盧安達大屠殺的經驗(關於盧安達大屠殺, 參考我的部落格), 成立真相調查委員會解決內戰造成的傷害, 她與美國談判, 成功減免了大量的國債, 關於她一部部改變賴比瑞亞的過程, “Iron Ladies of Liberia”這部紀錄片裡有詳盡的說明,
(Iron Ladies of Liberia的預告)
正因為她以一個女性領導整個國家改變重生, 艾倫·瑟利夫也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2012年的夏天, 她重回美國, 被邀請到我之前工作的學校麻州大學醫學院做為畢業典禮的佳賓, 她的堅強的性格, 讓人感動
今天的賴比瑞亞, 逐漸的從重建, 從戰亂中站起來, 與美國密切的連繫, 在內戰過後, 一步步邁向光明的未來
No comments :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