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0世紀的中歐及東歐許多的城市各自獨立因為這些城市互不隸屬為了貿易的便利他們開始相互結盟成為一個強大的經濟同盟, (最後甚至演變成為軍事上的結盟), 這個盟邦從德國開始向東延申到今天波羅的海沿岸的歐陸國家(立陶宛愛沙尼亞及拉托維亞), 這個德國人為主體的聯盟就是漢莎同盟

漢莎來自於德文的Hansa or Hanse, 意指為公會組織, (就如同中國的漕幫或鹽幫等邦派組織), 因為許多10世記的中東歐的城邦濱臨大河(萊茵河或是易北河), 或是大海(波羅地海北海), 這些城邦彼此因為貿易的需要組成了這個名為漢莎的盟會組織起初的漢莎同盟就像是今天的經濟聯盟國際貿易組織WTO, 或是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 盟內的國家彼此互相關稅減免

德國的科隆、盧貝克、漢堡和不萊梅是漢莎盟會的創始會員由於族裔相同語言相同許多的共同點使得這些城市除了貿易上的合作外開始實施共同的法律以及在軍事上的合作聯合防禦外敵的入侵漢莎聯盟成為超越貿易的全面性盟會組織這個軍事與經濟的結盟使得這時的漢莎聯盟就像是曾經存在的華沙公約組織或是仍存在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 如此的方針可以從焊莎的口號對內一致,對外和平 (拉丁文: CONCORDIA DOMIFORIS PAX)中發現
 
(漢莎同盟的位置圖)

由於少數漢莎聯盟的成功經驗許多的城邦爭相加入漢莎同盟然而盟會之首位於德國北部易北河下游的大城市盧貝克的會議中訂出了加入盟邦必須為在沿海地帶或通航河流兩岸的規定在入盟規範下許多今天位於德國的城邦紛紛加入漢莎同盟西元1158控制盧貝克的公爵將觸角伸入當時在條頓騎士團控制下的波羅的海區域今天的愛沙尼亞的塔林(Tallinn), 塔圖(Tartu), 拉托維亞的里加(Riga), 立陶宛的考那斯(Kaunas) 甚至一些在今天白俄羅斯及俄羅斯境內的城市都加入了漢莎同盟,  
 



(
在愛沙尼亞塔林的公會組織)
 




(
在拉托維亞里加的公會組織建築)

回到經濟的層面探討漢莎聯盟的形成因為中西歐歐陸國家的漢莎聯盟城市的形成盟內關稅的減免使得盟內成員能以較低廉的價格進口商品而能夠較高的價格在盟外的國家出售許多盟外國家為了使其商品能夠與漢莎同盟國家競爭給予漢莎同盟國家經濟特許權(租稅或關稅減免), 他們也開始在它們的國家建立漢莎同盟的商站在十四世紀中業最著名的漢莎四大商站英國的倫敦、比利時的布魯日、挪威的柏根和俄羅斯的諾夫哥羅德就是最好的例子這些商站完全依照嚴格的漢薩法律建造而這些由漢莎同盟國家建立的商站被稱為德國人建立的城市今天挪威的柏根仍留下了當時漢莎商站的遺跡 (請參考2015春挪威之旅七山圍繞的港都柏根),
 
(柏根老建築就是當年漢莎商站的遺跡)

然而自十五世紀早期開始許多的盟外的國家也開始彷效漢薩同盟建立了一個又一個政治與經際的同盟這些盟外的國家支持自己國家參與的同盟比如說英國取消了漢薩國家的經濟特許權另外波羅的海和薩城市的宗主國條頓騎士團的勢力衰弱引起周圍國家覬覦波蘭或是俄羅斯多次與條頓騎士團的戰爭中這些國家取得了多個漢莎國家的重要城市驅逐漢莎的德國商人導致漢莎聯盟國家迅速痿縮直到十八世計末法國的拿破崙入侵當時的普魯士王國打敗包括科隆、盧貝克、漢堡和不萊梅的海軍漢莎聯盟正式從歷史上消失

當開始回顧這段漢莎聯盟的歷史可以發現在中世記的歐洲鬆散的經濟同盟的觀念就已誕生漢莎聯盟雖然不是一個政治上統一的國家但是以德國開始建立的漢莎同盟的影響力在十一到十四世紀的全盛時期甚至有著比單一國家更大的影響力這深深的使得國人引以為傲直到今天德國國家的航空公司仍然使用漢莎為名呢 (Lufthansa: Luft德文是天空的意思). 這家航空公司是世界第四大航空公司德國人最終還是建立了他們的空中的漢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