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 大部份的英語系移民集中在五大湖區以北, 稱為安大略的地方, 法語系移民則集中在蒙特婁至魁北克的聖羅倫斯河間, 但英國大量的對蒙特婁的移民, 造成法語系移民在加拿大的比例降低, 獨立後的加拿大, 將大部份的法語系移民的居住區畫入魁北克省, 英語系移民則是安大略省, 法語和英語系加拿大公民的衝突, 造成魁北克的獨立運動的發生
以法語系居民為主的蒙特婁, 有了另一個有趣的稱號” 北美小巴黎”, 拜訪過巴黎後, 對於底下這個建築一定很熟悉, 這不是聖母院嗎? 怎麼會出現在蒙特婁,
使用哥德式建築的大教堂, 裡面又包含了一個專門用做婚禮的小堂, 歌手Celine...
Friday, October 19, 2012
2012秋加拿大之旅 美洲的巴黎: 蒙特婁
Read more »
2012秋 加拿大之旅 大嘴之城:魁北克

自十六世紀開始, 法國人來到加拿大與當地的印地安人進行皮毛交易, 蓬勃的皮毛交易, 吸引了更多的法國移民前來, 西元1608年, 法國探險家尚普蘭來到這裡個河流突然變窄的地方: 魁北克, 他發現這裡是個易守難攻的地形, 軍事地位十分重要, 於是他開始建築一道道防御工事, 並將這裡定為法國的海外省” 新法蘭西 “ 的首府
(魁北克的防御工事)
然而, 當時的美洲, 是個列強競逐的戰場, 法國人在魁北克, 安大略(今天的多倫多五大湖區北岸的地方) 及路易斯安那建立了新法蘭西海外省, 英國人則集中在大西洋沿岸, 從今天的緬因州, 麻州, 一路往南, 建立了新英格蘭(這也是為什麼今天美國東北角的數州都稱為新英格蘭地區的原因), 為了競爭漁場和皮毛的利益, 英國和法國時常在美洲起衝突, 直到西元1759年, 一場英國於法國在魁北克的持續三年的戰爭, 法國戰敗, 於是將魁北克及聖羅倫斯河上游地區一併割讓給英國
英國自然也對於魁北克的軍事地位非常重視, 於是他們將在新法蘭西時期所興建的防御工事建築更完備, 並且加蓋了星型碉堡, 這座星型碉堡, 是北美洲唯一一座迄今仍保留的防御工事, 使得魁北克市被聯合骨教科文組織名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英國人所建築的星型碉堡)
星型碉堡的外牆呈鋸齒狀, 與在秘魯的印加帝國遺跡Sacsayhuaman類似, 都利用鋸尺狀的外牆建立了易守難攻的守備地位,
(鋸齒狀的星型碉堡)
1776年美國獨立後, 有許多對英國皇室忠貞的民眾, 不願受到美國統治, 於是來到仍是英國殖民下的魁北克, 此時的魁北克, 對於英國來說, 是一個高度自治的地區, 屬於加拿大的一部份, 甫成立的美國, 為奪取更多的領土, 對加拿大的多倫多, 及五大湖區聖羅倫斯河北岸地區發動攻擊, 戰爭初起情勢對美國較有利, 多倫多甚至被美國人攻陷, 但隨著戰勢的進展, 英國英國人雇用加拿大當地的軍隊加以反擊,...
Subscribe to:
Posts
(
Atom
)